衡水代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康龙化成二期项目
(一)项目实施背景
1.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推动教育产业发展
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其中关于“三通两平台”提出了以下任务目标:(1)完成“三通工程”建设,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2)实现公共服务平台协同发展,大幅提升信息化服务教育教学与管理的能力。(3)深入推进管理信息化,从服务教育管理拓展为全面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建成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的国家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教育基础数据的“伴随式收集”和全国互通共享。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了以下几个发展目标:(1)建成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国家枢纽和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32个省级体系全部连通,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开放共享,教育大资源开发利用机制全面形成;(2)完善教育管理信息化顶层设计,全面提高利用大数据支撑保障教育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教育政务信息系统全面整合和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根据《计划》,将实施数字资源服务普及、网络学习空间覆盖、网络扶智工程攻坚等8大行动,到2022年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这必将给市场留下巨大的发展空间。2019年2月,《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重要贡献。在此基础上,再经过15年努力,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推动我国成为学习大国、人力资源强国和人才强国,为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基础。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201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指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办好网络教育,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引导教育移动应用健康有序发展,为广大师生营造健康、有序、安全的网络空间和学习环境。近年来,国家的宏观性政策以及地方支持政策为教育行业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教育行业营造了一个较为宽松和有利的发展环境。
2.对互联网教育需求持续增长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对于提升我国居民文化素质水平、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依托于互联网的教育行业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互联网进行学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庞大的网民构成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消费市场,也为数字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用户基础。截至2020年3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4.23亿,较2018年底增长110.2%,占网民整体的46.8%。与此同时,在线教育付费用户规模也在持续走高,这表明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用户对于付费的可接受度逐渐加强。整个市场发展积极向好。近年来在线学习的方式已逐渐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未来几年,在线教育技术的持续升级、个性化教育的普及都将推动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近八成在线教育用户每月意愿消费在200元以上。其中,36.8%的在线教育用户每月意愿消费在500元至1000元1。随着消费升级以及二胎政策全面开放,升学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用户对自我成长与完善的要求越来越高,满足用户碎片化学习需求的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将持续增长,个人或家庭将更有能力和意愿对在线教育进行消费。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教育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大,这就为教育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3.新冠疫情等突发事件加速了互联网教育的推广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教培机构在寒假期间停止了线下授课、全国中小学校延迟开学时间。在此阶段,线上课程成为线下教育的最佳替代形式,在线教育呈现爆发式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8日发布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20年初,在线教育、在线政务、网络支付、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即时通信、网络音乐、搜索引擎等应用的用户规模较2018年底增长迅速,增幅均在10%以上。2020年初,全国大中小学校推迟开学,2.65亿在校生普遍转向线上课程,用户需求得到充分释放,在线教育应用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以往,在线教育,尤其是中小学在线教育,主要是作为校园教育的补充者。但在疫情影响下,线上课程作为替代形式大规模触达到了更多群体,因此有望推动互联网中小学教育行业渗透率的提升,对于各厂商而言亦是培养新用户的机遇。
4.新技术、高科技的运用推动教育产业的发展
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各级政府在教育经费中按不低于8%的比例列支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教育信息化拥有持续、稳定的政府财政投入。2018年《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指出,一些地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水平还不高,教育信息化对教育教学还未产生实质影响。部分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没有根本性改变。5G时代到来,信息化投入需求随之增加,建议提升教育信息化经费所占教育经费比例,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现状,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包括“5G”、AI技术等在内的新技术、高科技不断运用于教育行业,不断促进教育产业的智能化升级。新技术为教育产品不断提升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企业的精品战略提供了更多支持,随着教育产品实施手段的不断提升,教育相关产品的销售价格也会逐渐提升,进而鼓励产品部门制作更优秀的教育产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二)项目的必要性分析
1.项目建设是顺应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快速推进等历史性进展,为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人才需求与教育形态将发生深刻改变,国家布局教育创新战略,鼓励支持教育行业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方式的全面深度融合,要求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世纪天鸿作为进入教育行业较早的领军企业之一,势必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响应政策要求。在“互联网+教育”的行业背景下,公司拟建设本项目,搭建线上教育内容AI系统,充分利用公司多年来在教辅领域沉淀的内容,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实现数字资源、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功能优化师生交互方式,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项目建设有助于推动我国教育产业信息化发展,是顺应智能环境下教育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项目建设有利于优化公司业务结构,提高盈利能力
公司目前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线下的传统业务,产品为以教辅图书为主的中小学助学读物,线上数字化产品与相关教学与学习软件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大面积推广开来。本项目将在线下业务布局的基础上开拓教育内容AI系统项目,依托公司线下渠道资源与先进的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打造行业领先的教育内容AI服务商,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及服务内容,充分挖掘公司现有的品牌及客户资源,有利于加快产品升级,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此外,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覆盖率,公司线下销售模式主要采用经销和代销,销售对象为地方新华书店以及其他图书经营机构。在此种销售方式下,公司通常要在价格、支付条件等方面给予经销商、代理商一定的优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利润空间。本项目建成后,公司线下业务也可利用线上系统进行直接销售,减少了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可提高产品的利润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为公司未来业务的升级和转型奠定基础。